【我看不同年級的孩子】

最近密集的代課,讓我在不同的年級與不同的班級中,見識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落差,並且體會不同風格的班級,教師在教學上的落差,以及該有的彈性。

(一)低年級的孩子
上學期在一年級實習,從他們剛進入校園,就陪著他們習慣學校的生活,加上幾次的二年級課輔代課,也在之間找到了與低年級孩子溝通的方式。面對低年級的孩子,教學時,總要把每個教學步驟放到最細、最慢,且不斷地重複同ㄧ個概念,如果遇到孩子不能理解,就必須轉換其他的引導方式,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熟悉的生活經驗來幫助他的學習。在生活上,孩子對於老師的角色是十分依賴的,他們渴望獲得老師的認同總是表現在行為上,相對的,大部分的孩子對於老師是相當服從的。

(二)中年級的孩子
中年級的孩子,習慣了校園的生活與常規,所以在班級經營方面,教師可以逐步訓練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幹部制度)。同時我也發現,此階段的孩子,活潑或內向的差異比低年級明顯許多,孩子的人格特質也逐漸顯露出來,若老師能夠在這方面加以關注或輔導,有助於孩子自我認同及人際關係上的建立。
從四年級開始,少數孩子叛逆的行為會日趨明顯。我在代課四年級的班級時,每班總會有幾個故意唱反調的孩子,他們就像小大人一樣,對於老師的指責表現毫不在乎。這時我發現,不同班級的風格或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會影響這些孩子的表現,若是老師對他們的行為處理得當,班級自然形成約束力,教師在管理時便會輕鬆許多。

(三)高年級的孩子
剛接到代課六年級時,心裡不免有些緊張,一來是對於課程的不熟悉,二來是不知如何處理高年級突發狀況。但是真正與這群孩子接觸時,倒沒那麼緊張了,也證明了我選擇的策略是正確的。代課第一天,我利用課堂的空餘時間,跟他們說笑話,也讓他們上台來表演,藉此觀察班上的互動狀況,也拉近彼此的距離。第二天,我則是準備了不同類型的數學益智題目,看他們拚命想要知道解答,還有人自願要上台出題的熱烈情況,我知道,高年級的孩子他們在尋求一種肯定,來自老師、或者同儕。
高年級的孩子有屬於他們的可愛,和他們相處首先要博得信任,但不能因此失去教師的地位;接下來要了解他們的想法,選擇正確的方式與他們溝通,成為孩子值得信賴與分享的角色。

我在一本教育書籍上看過ㄧ個觀念令我印象深刻:「教育是一種服務業,將每個孩子當作是你的客戶,面對不同客戶,要有不同的調整,以符合客戶的需求。」有了這樣的想法,教師就不易因學生表現不好而動怒,進而會去思考,如何調整教學方法,或是班級經營的方式,讓「每個客戶」都能有最好的發展,那便是教育的最大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