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ptt看到兩篇討論文章

實習教師版有位輔導老師提到
自己帶的實習學生質疑他對學生的管教
"有沒有可能老師態度是非常友善 但是學生可以變得很好的"

去年實習在一年級
老師帶班和隔壁班迥異的風格
給了我很多觀察的機會
在三年級時 老師經常性的責罵
當時的確認為
老師有需要這麼兇一直罵嗎?

直到現在 當老師兩個月
體會到"為什麼要兇 為什麼會兇"

教師版又開始為體罰議題舌戰了
其實大可不必提及極端的例子或是無關的比喻
有位老師 我認同他這段話
"教育並不能聖潔到讓每個小孩都發自內心的善良正直
只要小孩能夠達到表面的和順
能夠遵守基本的規範 就很棒了"

真的 每個班級的常規道德起始點都不同
剛接觸的新老師該嚴格 該和善
老師的心中該有一把尺

嚴格的老師
學生很乖 但是如果心裡的想法不乖
那只是假象
尤其到了高年級
他們若不會想 只認老師的臉和聲音才懼怕
那麼老師是失敗的
他們會在私底下或是科任課作亂
非得遇到更兇的老師了

無章的班級 遇到從來不兇的老師
那真是天下大亂了
尤其是人數超過30個
上課時 他們可不會發現你在講話
大概要玩累了才會發現 下課了可以走了
告訴他不可以這樣
他會露出"為什麼"或是"我有錯嗎"的表情

我不贊成體罰
也不贊成老師兇
但那是一種理想狀態
以我教到的班級
根本做不到!!
(但是我沒有打小孩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